我们做您私人心理专家

用真诚认识您,用专业帮助您

恢复健康心理,追求幸福生活

全国服务热线

0755-21618860

心理资讯

让每个家园充满温馨和快乐

父母希望孩子早点成家的真相:一生中最混乱的阶段

日期:2020-03-02 14:58:17 原文来自:希望之光心理咨询

    18岁就意味着成年了,女性到了20岁,男性到了22岁就步入了我国法定的结婚年龄。女性到了23岁,男性到了25岁就已经到了晚婚年龄,而当今社会,晚婚的人士不在少数,根据《2015年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》,全国平均结婚年龄26岁,男性比女性高2.3岁。


父母为什么希望孩子早点成家


    从18岁年龄段到25岁成家甚至更长的这段时间,可以说是一生中最混乱的阶段,我们把它定义为成年初显期,心理学家Keniston这样描述这段时间: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,始终存在一种“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”,以及“ 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”。
    心理学家Jeffrey Jensen Arnett引用了另一位学者Talcott Parsons在1942年提出的概念the roleless role(完全没有找到角色的身份)来描述人在成年初显期的状态。这个阶段里,他们还比较少受到例如丈夫、妻子、父亲、母亲身份的捆绑。个体的生活状态、角色身份是不稳定的。

父母为什么希望孩子早点成家


    随着社会的发展,超过半数甚至是绝大多数人成年以后先进入的是大学:一种“独立生活”以及“继续依赖父母”两方面状态混合一起的生活。大学生平时在学校的集体宿舍或者出租屋居住,假期可能回到父母的家中居住。这种状态被社会学家称为“半自治”状态(semiautonomy):承担了一部分独立生活的责任,同时又把另一部分责任留给父母和其他成年人。
    在成年人初显期,人们工作以后基本都会离开父母独自居住,只有少数人会婚前一直和父母家里。在这个人生阶段,可以会因为工作的调动,恋情的发展导致搬家。所以这个人生阶段也是一个人搬家次数最频繁的。这些变化显然和这个阶段的探索性特征有关系。直到了工作稳定并且安家,这种混乱、不稳定的状态才会得到缓解。


父母为什么希望孩子早点成家

    所以可以简单的说结婚以后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的稳定。那么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理解到这么一个信息,父母希望子女早日成家的核心观念在希望子女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。
    一系列研究显示,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,从自身的主观感受上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为一个成年人,甚至到了二十八九岁和三十一二岁,还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感觉自己没有完全进入成年期”。他们会觉得自己既不像处于青春期,也不像是成年人,他们处于两者之间。
    我们会觉得,也许对于年轻人来说,要让他们在获得稳定的住所、完成学业、找到事业发展的道理以及结婚(或者至少有一段长期稳定的恋人关系)之前,他们很难觉得自己完全成年。但实际上,这些因素对自我认知起到的作用不大。

父母为什么希望孩子早点成家

    研究发现,个体主义相关的特质,尤其是以下三个特质对“我们认为自己是否成年”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:
    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责任(have been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one’s self)。
    独立地做出决定(making independent decisions)。
    实现经济独立(becoming financially independent)。
    这几个特质的重要性,反映出在成年初显期,个人发展的重点是成为一个“自给自足”的人(a self-sufficient person)。只有在这一点实现之后,我们才会发生主观感受上的改变。
    需要注意的是“成为父母”这一点,虽然在成年初显期不太常见,但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一旦成为父母,就会极大影响到他们的主观体验,成年初显期的各种探索会立刻被父母这一身份所限制。因为成为父母后,这些个体的关注重点从为自己负责,转向了为他们的孩子负责。这个因素会极大缩短年轻人探索、实验的时间,快速实现主体感觉上的“完全成年”。
    在成年初显期,我们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:爱、工作和世界观。自我身份的形成涉及在这三个方面尝试各种可能,然后逐步做出那些会影响长久的决定,比如选定事业发展的道理,选定长期的伴侣等。

父母为什么希望孩子早点成家

    综上,可以这样去理解,父母希望子女能够有稳定的生活,稳定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自身最舒服或者最合适的方式,但是对于子女而言要找到这样的方式,是需要通过自己慢慢去摸索的。所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子女其实是可以去理解父母的,但是父母作为过来人跟应该清楚这样的摸索是需要时间的。

    18025848331 15323753119
    Webchat
    Web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