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做您私人心理专家

用真诚认识您,用专业帮助您

恢复健康心理,追求幸福生活

全国服务热线

0755-21618860

心理资讯

让每个家园充满温馨和快乐

优秀别让“自我妨碍”设限

日期:2020-03-16 15:27:38 原文来自:希望之光心理咨询

    优秀的人往往都很自律,对于自律而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,但这是为什么呢?

自我妨碍

心理学家伯格拉斯和琼斯(Berglas&Jone)在20世纪70年代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。
    参加测试的大学生随即分为两组。其中一组的答题难度会根据被试者的回答情况做调整,使其能答对大多数问题;另一组则是难度极高的问题,参加测试的学生很难回答上来。随后,两组大学生都被告知,他们得到了“到目前为止最高的分数之一”。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,前一组(真实成功组)被试者的成功,看起来是自身努力决定的,后一组(偶然成功组)的成功,看起来则是完全靠蒙,也就是运气造成的。
    接下来,研究人员告诉两组被试者,他们将接受第二次测验,这一次计分将更严格,暗示“你很难再凭运气取得高分”。而在此之前,他们可以从两种药物中选择一种服用,其中一种可以提高智力测验的表现,另一种则会降低表现。按常理来说,为了拿到更好的测验成绩,所有人都应该会选择提高智力的药丸吧?可是结果出人意料,“偶然成功”组相比于“真实成功”组,更倾向于选择服用降低表现的药物。换句话说,他们认为,正所谓“久赌无胜家”, 既然此前的成功主要是因为运气,那么自己在接下来很有可能遭遇失败。于是,他们便主动为自己接下来的表现制造障碍,以求失眠后能找到合适的借口,在拿到低分的时候能够比较体面。

自我妨碍

    随着20世纪80年代相关研究的深入,心理学家们还进一步发现,心理妨碍也是有分四个层次的。
一、“声称式自我妨碍”(claimed self-handicapping,CSH)。
    也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,比如身体不舒服、心理不好、天生不适合学数学什么的。
二、“行动式自我妨碍”(behavioral self(-?)handicapping,BSH)。
    也就是在实际行动上给自己下绊子,比如压力越大越不努力,越快到死越去做无关的事情,甚至是酗酒和滥用药物。
三、“情景性自我妨碍”(situation self-handicapping,SSH)。
    也就是只在特定的事情上自我设限。
四、“特质性自我妨碍”(traitself(-?)handicapping,BSH)。
    也就是说,自我设限已经成为他的人格特征,在任何需要努力才能成功的地方,他们都能“成功地”以自己的不努力来证明“不成功不是因为我不行”。
    根据美国犹他大学的罗德沃特(Frederick Rhodewalt)教授的说法,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我妨碍倾向,只是程度不同。他在1982年编制了一本“自我妨碍量表”,就是用来测定自我妨碍的量级,“不敢尽力争取最好结果”,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。

自我妨碍

  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瓶颈。当你到达一定的程度,就会发现无论怎么努力,都找不到理想的程度。换言之,你到达了自己智商和意志力的极限。因此,更有可能的选择,是你一开始就不追求自我突破,希望在人生这场不断加码的跳高比赛中,你的横杆永远能够停留在轻松跳过的地方。这样,你就始终可以告诉自己:“我的能力其实不止于此,我还没有开始努力呢!”一方面,你可以永远生活在100分的幻想中;另一方面,也可以避免别人看到你在能力上的不足。想想看,小时候听到父母跟别人说“我家孩子其实挺聪明的,就是贪玩不用心”时,是不是心中暗爽。这不只是学生时代的幼稚错误,在享誉世界的成功者当中,同样存在这样的心理。传奇网球巨星——59座大满贯冠军得主纳芙拉蒂洛娃,在一次系列赛中连输给了好几个小将,在赛后的访问里,她承认说:“比赛到后来,我不敢用尽全力,唯恐发现自己如果努力了仍然会输。因为一旦如此,那就说明我完了。

自我妨碍

    认清别人的“自我妨碍”,有利于解除自己的“自我妨碍”。正因为别人会有自我妨碍心态,所以我们才不应该自我妨碍。我们的“行动式自我妨碍”,就是因为相信了别人的“声称式自我妨碍”,也就是说,我们相信了别人说说而已的话。要知道,“声称式自我妨碍”是普遍存在的,所以你永远也不知道别人的真实实力有多恐怖。想到这一点,我们是否就不好意思“自我妨碍”了呢?

    18025848331 15323753119
    Webchat
    Webchat